为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,解决好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,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,推动教研室建设与课程建设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3月29日在一教202会议室组织召开关于将“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”专题研讨会——以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为例。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玉兰主持,《马原》教研室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参加。
首先,李玉兰主任向《马原》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传达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,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,指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,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《马原》课程,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观点。李主任强调,作为任教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,要讲深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大意义,讲透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,讲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青年担当;要积极探索把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,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明德立志、自信自强,努力成长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。
紧接着,王慧婷老师结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六大亮点进行了阐述,她指出,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引入,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,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,去观察和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、新问题。通过《马原》课程的学习,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理论知识,更能够增强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,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。同时,在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指导下,学生们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到,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,更是社会结构、生产方式乃至文化观念的全面更新。这种全面的视角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,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随后,与会老师针对此次主题内容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,并就如何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进行了热烈讨论。
最后,李玉兰主任对本次专题研讨会进行总结。她指出,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《马原》课程,是《马原》课程与时俱进、创新发展的体现。随着新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实践,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任课教师将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、夯实学识功底基础上,培育创新思维、激发创造热情、增强创业本领,在实践磨砺中努力成长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、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编辑:王慧婷
一审、一校:李玉兰
二审、二校:吕婷
三审、三校:刘建中